简单来说,需要从图像监控,到各项数据的感知,再到各种信息的汇集,从而整合出来一个庞大的完整系统。
看似这好像很容易,有智能无人巡视安防系统,以及无人机无人车,无人艇,无人潜航器为基础,应该很好改才是。
但事实上不同,山区环境比较复杂,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。而且无人车,无人艇,无人潜航器不太适合山区环境,唯一适合的只有空中的巡视警戒无人机。
这款无人机虽然有着强大的功能,也适合复杂地形下的巡逻,但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。
比如在新的优化中,无人机对山间复杂地形,小气候,以及植被线路等遮挡物的适应性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有了无人机这还不够,还需要在整个保护区内,视野比较好的地方安装无人值守监控站。说白了,就是一套依靠太阳能或者风力发电的监控系统。它会实时将监控到的画面和相关红外信息传回指挥防控中心,一旦出现火点,它也会第一时间进行报警。
除了这种无人值守监控站外,整个保护区内还会布置很多数据传感器。这些传感器或被放置在茂林密处的腐殖层里面,或被安装在树上,又或者被放在河道之中,以及各个山口的位置。
它们会实时的将山区的风向,植被腐殖层的温度,河道的水文信息等等保护区内的实时数据传输到指挥防控中心,以便于指挥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或专家们判读。
这套系统是从去年今年初春开始的,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,现在这套系统总算是基本完成了。
而吴浩呢,也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,带着张俊杨帆他们来到了南山自然保护区。一方面看望慰问这大半年奋斗在山区的科研技术人员,另一方面也是来看看这套系统的研发情况。
清晨,车队迎着朝霞在平整的柏油公路上行驶。南山自然保护站驻地在山里面,大概距离市区有一百多公里。但是因为山区道路曲折,且不好行驶,所以耗费的时间比较长。
在短暂的翻过几个低矮的山梁后,一坐拔地而起直耸入云的山脉顿时映入众人的眼前。这就是南山,传说中的仙山,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反复提到过的福地。
车队进入山区后,车速瞬间降了下来。因为道路沿着山谷河流旁边的峭壁上修筑,非常的曲折陡峭,一遍是光滑的峭壁,另一边则是悬崖深谷。
这条路原本是横穿南山连接山南和山北的重要交通线,只不过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建成,这条路也逐渐被人遗忘了。
所以一路上基本上没什么车辆,显得有些冷清。而且因为道路非常的曲折,所以没过多长时间车上的不少人居然晕车了。